close

  2001年9月11日,恐怖分子劫持美國民航客機撞擊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,造成3000多人死亡。恐怖襲擊直接改變了美國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方向。為了“復仇”與“反恐”,美國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。
  戰爭造成阿富汗和伊拉克大量無辜平民的傷亡,也導致這兩個國家的局勢動蕩不安至今。而美國在戰場上損耗了巨額軍費和無數生命,卻種下了失敗的種子。
  薩達姆政權被推翻、本·拉登被擊斃。然而,自始至終美國未能在伊拉克發現“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”的證據;“後拉登時代”的基地組織,更是打起游擊戰,試圖在多國扎根。
  小布什時代“武力先行”,將“反恐”大棒伸向世界各地,尤其在中東攪得風生水起,推動軍事強權分解中東各方勢力。在一步步推波助瀾下,中東國家逐漸產生權力真空,極端思潮涌起。
  目前,活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“伊斯蘭國”極端組織正迅速在中東蔓延;而美國人的老仇敵“基地組織”儘管受到重創,分支仍不斷壯大。
  分析指出,儘管奧巴馬政府不再執行小布什時期的軍事單邊主義政策,但眼下這一局面,讓奧巴馬進也不是退也不是,一方面他不想重新深入介入中東事務,另一方面也扛不住來自國內外的壓力。
  基於此,奧巴馬一再強調不派地面部隊、倡導全球反恐聯盟,為的就是減輕個人面臨的壓力。他還指望伊拉克不再“爛泥扶不上牆”,靠自己的力量將反恐進行到底。
  但是,施行緩兵之計並不能根除美國人自己埋下的“禍根”。正如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當年警告小布什,勿揮兵入侵伊拉克,“如果你打破它,就得擁有它”。奧巴馬正在償還這一苦果,按照他自己的說法,“或許真正削弱美國的正是它自己。”(中新)  (原標題:從“基地”到“伊斯蘭國”美國親埋禍根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m84xmgn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